{星座平台}对比测评:哪家更强?,提起德国,人们更加熟知的往往是占据欧洲历史中心千年之久的神圣罗马帝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及由纳粹党执政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它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阴影之中,下启万恶的第三帝国。虽然这一政权仅存续了短短十二年,却是德国现代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
《魏玛共和国的兴亡:1918—1933》便讲述了从1918年到1933年,德国内部各派政治势力面对内忧外患,各自挣扎求存的历史。
作者汉斯•蒙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重要历史学家,没有人比他更加深入细致地剖析过这段历史。
在作者看来,魏玛共和国的历史绝不仅仅是第三帝国的前奏,当时的许多决策仍然对当下产生着影响。
在《魏玛共和国的兴亡》一书中,汉斯•蒙森成功地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呈现了从德意志帝国末期到第三帝国初期的政治和社会事件。
在这紧凑的十二年中,德国完成从封建王朝摇身一变成为激进的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其缔造者试图从旧世界的秩序中为德意志民族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他们制作了宪法,要把国家从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中拯救。德国的现代化也在其促成下拉开序幕。由此,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共和国”。
遗憾的是,这一进程甫一开始又被迫中断。尽管德国革命创造了德国第一部民主宪法,却未能给国家注入民主的精神。
新兴的国家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经济危机,党派斗争,在人民的互相憎恨与争斗中,被撕裂的国家逐步滑向独裁专制的深渊……
魏玛共和国为何仅存续了十二年?读完这本书也许你会发现,对于共和国的垮台,没有任何一股政治势力是无辜的。
书口设计元素提取自当时的德国马克纸币。1920年代的超级通货膨胀摧毁了德国经济,使孱弱的共和国失去了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机会。
封面采用德国著名画家霍斯特·瑙曼(1908—1990)的画作《魏玛狂欢》。这幅作品创作于1920年代末,正值魏玛共和国末期。
画面上汇集了当时德国社会一切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事物: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进的制造业、遏制不住的通货膨胀,城市在燃烧,人民在受苦,画面中心的人物穿着华丽的贵族服饰,却戴着一顶象征着纳粹的钢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