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耀世注册」首页
首页「耀世注册」首页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03-10 16:31    文字:【】【】【

  【音乐创作】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系统创作歌曲有:《我就爱这天下第一难》(2首)、《共建和谐家园》、《青春永在》、《创造文明的灿烂》、《阳光海阳光潮》、《山美水美城更美》、《心愿》、《攀枝花青年之歌》、《山里妹子》、《绿色家园》、《西部豪情》、《2007年的心跳》、《二滩船歌》、《钒花》、《海塔美》、《阿署达——美丽的地方》等多首,还创作了管弦乐交响诗《傈僳印象》等,在各赛事、演出上进行了展示。

  【舞蹈创作】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系统创作舞蹈有:僳僳族女子群舞《嘎嘟杰且嘟杰》,女子群舞《兵中花》,舞蹈《请到仁和来做客》、《情系奥运》等。其中舞蹈《嘎嘟杰?且嘟杰》通过省文化厅初评,报送文化部挑选参加了“全国第七届舞蹈大赛”。

  【戏剧创作】 2007年,攀枝花市川剧团移植新排并上演《借亲配》、《阿绣》、《城里好不好》、《芙奴传》4台大幕戏,新创《众手浇开创卫花》、《千姿百态一城春》2个戏歌,新排并上演《问路》、《起名》、《招聘》3个方言小品;市京剧团完成话剧小品《春天要来了》、《有你在一起》、《一贴灵》、《杨白劳与黄世仁》、《洁净》、《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禁毒宣传小品《感悟》,方言小品《肖飞平开店》、《拜年》,戏曲小品《阴判》,京剧歌舞《家和万事兴》、《环卫赞》、《春光无限好》、《中华大拜年》,京剧荟萃《继往开来》,戏曲舞蹈《花之韵》的排、演工作;市文艺创评室完成《苴却石传奇》、《金沙若水》、《成岗》、《我的太阳》、《悠悠营盘山》等戏剧剧本的修改工作,并召开了《苴却石传奇》的作品研讨会。

  【概 况】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局承办了“攀枝花市2007年‘三下乡’大型集中示范活动文艺演出”、“2007年攀枝花市军政军民文艺联欢会演出”、“盐边新久乡康复院慰问文艺演出”、“2007年攀枝花市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2007年迎新春广场文艺演出”、“2007年春节戏剧专场演出”、“纪念建军80周年庆祝表彰大会文艺演出”、“第三届攀枝花创新人才奖表彰大会暨高层次人才中秋茶话会文艺演出”、“攀枝花创卫专题文艺演出《共建美好家园》”、“‘唱响廉政主旋律,构建和谐攀枝花’专题文艺演出”、“攀枝花市政协2008年新年茶线场各类重大演出活动。市属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完成演出场次121场,其中下乡、下基层演出91场(含公益性演出和商业演出),指令性演出30场,完成演出收入62万元。

  【创卫专题文艺演出《共建美好家园》】 2007年6月28日晚,攀枝花市创卫专题文艺演出《共建美好家园》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了首场演出,该演出以“全民携手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整台演出分为《惠风和畅》、《和衷共济》、《共享和谐》三个篇章,以歌舞、戏曲、小品等形式,深情赞颂了创造攀枝花城市文明的建设者,生动地鞭挞了制造脏、乱、差的劣行陋习,艺术地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传播和谐理念,表达全市人民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和谐氛围、共建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之后,演出团体还组织了两支小分队分赴三区两县,巡回演出15场。

  【“双创杯”第四届戏剧(曲)小品展演】 2007年5月31日,攀枝花市“双创杯”第四届戏剧(曲)小品展演在攀枝花市湖光剧场圆满落幕,本次展演的主旨在于推动攀枝花市戏剧小品创作,发挥文化艺术在攀枝花市“双创”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营造浓郁的“双创”氛围。22件原创小品剧本参加了本次集中展演,这些参演作品是从65件作品中精选而来,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题材上紧密结合攀枝花市目前的“双创”工作,主题突出,内容鲜活,既真实地反映了全市人民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事实,又生动地宣传和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知荣辱、树新风的和谐理念。参加此次小品展演活动的有来自三区两县、攀钢、十九冶以及市属文艺单位的10支代表队,共有1 000余人次到场观看展演,反响热烈。

  【获 奖】 2007年5月,攀枝花市文化馆组织舞蹈作品《板凳龙》、《撞撞肩》、《傈僳族民族服饰展演》、音乐作品《追太阳》和74幅摄影作品参加了“中国?成都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被四川省文化厅评为“优秀表演奖”。

  5月底,攀枝花市川剧团参加了攀枝花市“双创杯”第四届戏剧(曲)小品展演,小品《起名》获“优秀编剧奖”、“优秀演出奖”和“优秀演员奖”,小品《宰羊》获“演出奖”和“表演奖”,小品《爱家》获“演出奖”。

  7月初,攀枝花市川剧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川剧节暨四川省第十二届振兴川剧调演”,参演剧目川剧《城里好不好》获新剧目奖,参演演员陶俞龙、彭小龙、杨智、万明渊和陈丽霞获表演奖,龙云辉获舞台美术奖,叶永清获音乐设计奖,伍越获导演奖,王汶和李帆获剧作奖。

  9月3~4日,攀枝花市歌舞剧团、京剧团在成都参加了“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参演的3个节目均获奖,其中歌曲《我就爱这天下第一难》和京剧歌舞《家和万事兴》获艺术类歌曲类一等奖,话剧小品《春天要来了》获艺术类语言类一等奖。

  9月22日,攀枝花市川剧团、攀枝花市京剧团赴宜宾参加了四川省第十一届“五粮液”杯戏剧小品比赛,参演剧目均获奖,其中川剧团小品《选室长》获优秀演出奖,伍越获优秀导演奖,陈建文获编剧奖,贾丽媛、蔡玲、舒泷娇、宋薇、赵果和陶俞龙获表演奖;京剧团戏曲小品《阴判》获优秀演出奖,于映时获优秀编剧奖,曾晓峰获优秀导演奖,演员曹建文获优秀表演奖,演员田恒、刘耕余和李洋获表演奖,话剧小品《有你在一起》获演出奖,演员梁尚君和曹建文获优秀表演奖,演员董玉刚获表演奖。

  11月,攀枝花市川剧团赴江苏张家港市参加了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暨第二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决赛,小品《起名》被评为优秀入选剧目。

  【攀枝花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七彩阳光》】 2007年9月29日上午10点,攀枝花市“攀钢杯”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七彩阳光”大型文体表演在攀枝花市体育场举行。该演出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承办和策划,由上篇《浪卷金沙》、中篇《七彩阳光》及下篇《情系奥运》三个板块组成,来自9个单位的12 000余名演出人员参加了表演,演出了脚舞、太极剑、健身球、红绸舞等8个节目。整台表演以其演员阵容庞大、主题思想突出、恢弘大气、欢快流畅、色彩斑斓为特点,展示了攀枝花人健康向上、团结奋进、构建和谐、企盼奥运的精神追求,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献上了厚礼,为攀枝花人民奉献了一道丰盛的国庆文化大餐。

  【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攀枝花市组成了59人的代表团赴成都参加遗产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主题日演出”两项活动。本届节会由国家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派遣人员或者组团参加了相关活动,节会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攀枝花市文化部门作为攀枝花市的组织和承办单位,在“非遗节”上推出了特色鲜明的“灿烂金沙江文化、辉煌攀枝花精神”主题活动,由“风情格萨拉”、“古韵迤沙拉”、“神秘约德节”、“奇葩苴却砚”、“魅力攀枝花”五个篇章组成的攀枝花展览,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设计独到,并辅以多元的文化个性,在现场进行了原生态再现和表演,受到了组委会和参观者们的关注和好评,宣传了攀枝花,展示了攀枝花市独有的文化蕴藏。5月31日,在“攀枝花市主题日演出”中,演出了“板凳龙”、“洞经音乐”、“彝族、傈僳族鼓舞”等节目,以其动人的韵律、鲜艳的服饰、迷幻的舞步、多情的节奏展示了攀枝花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

  【金沙江文化理论研讨会】 2007年10月30日至31日,金沙江文化理论研讨会在二滩欧方营地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攀枝花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和市文物管理所联合举办,市文化局进行了指导,旨在繁荣攀枝花市群众文化理论研讨,打造攀枝花文化品牌,促进全市文化发展及经济建设,推动群众文化事业更好地发展。此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市的论文20余篇,并遴选出其中的17篇优秀论文参加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全市不同区域、不同战线余人就金沙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沿革和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充分认识到攀枝花市作为金沙江流域重要的文化、经济发展地,有责任和义务将“金沙江文化”这面大旗竖起来,推动金沙江文化不断发展。

  【公共图书馆】 2007年,攀枝花市图书馆争取财政拨款290余万元进行了消防设施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并进行规模化装修,更新阅览室软硬件设备,改善了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条件;全年开展各类读者活动23次,其中公益讲座20次,听众数千人;“攀枝花讲坛”作为攀枝花市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在市图书馆开讲,攀枝花讲坛2007年共举办各类学术讲座18期,听众1 600余人次;编发《农村信息参考》6期,分送到基层;继续发挥图书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对基层图书馆(室)的清理和调研,新成立了大龙潭和平地镇2个馆外借书点,及时轮换图书计643册;制定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攀枝花基层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对“共享工程”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基层“共享工程”给予了业务指导,完成了卫星频道转星工作。启动了自建数据库工作,自建了“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期刊目录数据库”和“报纸目录数据库”3个数据库。

  【农村电影放映】 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提出了跨世纪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性电影的目标。2007年,继续坚持开展农村电影“2131”工程,巩固了原有的24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全年放映场次达1 215场,观众达33.6万人次。

  【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2007年,攀枝花市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攻坚阶段,在积极总结2006年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对2007年的建设任务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方案,相关成员单位多次赴区县进行调研和评估,实地督查督办,并进行了抽查,监督建设任务及早完成。年底前,全市20个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和17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宣传文化中心的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同时还完成了对37个已建设施村的补贴,2007年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文化特色乡镇】 2007年初,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仁和区大田镇和盐边县格萨拉乡被四川省文化厅评为“第二批省级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其中,仁和区平地镇被评为“俚濮经乐之乡”,仁和区大田镇被评为“板凳龙之乡”,盐边县格萨拉乡被评为“彝族歌舞之乡”。

  【社区文化建设】 文化部门本着“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宗旨,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发展,以建好社区文化队伍和活动阵地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发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场所,深入社区开展图书推介、科普宣传、知识讲座,并面向社会举办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培训,满足社区居民崇尚文明、健康娱乐、增长知识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专业艺术人员有重点地对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业余文化队伍进行业务性辅导和活动性的引导,同时,结合社区文艺汇演,为这些团体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使他们在演出中得到交流;加强社区文化干部素质辅导培训。目前,各县(区)社区都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社区文化工作,2007年,市、县(区)文化馆专业人员累计派进社区辅导200余人次,辅导培训人员2 500余人次。

  【农家书屋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是在乡镇和行政村建立的为满足广大农民文化需求、普及科技知识、开展读书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2007年,攀枝花市大力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年初,赴各区县就建设农家书屋的整体规划、选点布局、书社(屋)建设标准、人员、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确定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等42个、盐边县桐子林镇安宁村等9个行政村为攀枝花市农家书屋建设定点单位。2007年底已经在这51个行政村建成了农家书屋,按照统一式样布置门面,设有免费看书和租借区域,有专门的书架、书柜和看书桌椅,大部分农家书屋的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的要求。省新闻出版局、各县(区)向农家书屋共计配书10万余册。

  【美 术】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系统创作了油画《格萨拉的节日》、《焊工》、《艰难岁月》、《军营》、《骄阳裂谷》、《高空作业》(以上作品的作者均为王文革);《犁出那片土地》、《春满攀枝花》、《交流》、《马樱花》、《接新娘》(以上作品的作者均为刘佳);《绽放》(作者刘颖慧)、《红原微风》(作者侯国泉);《青辉》(作者侯国泉);《新学年》(作者韦林);国画《彝乡三月》(作者刘颖慧);装饰画《月夜》(作者刘颖慧);平面设计《廉》(作者刘颖慧)等美术作品。其中,《焊工》和《彝家姐妹》入选了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格萨拉的节日》、《犁出那片土地》、《彝乡三月》、《青辉》和《新学年》入选了省级美术作品展览。

  【书 法】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系统创作了行书对联《反腐倡廉》、《白云既开远山齐乐》、《夏令山居凉风尘》、《遇之故人好酒令》、《平直是养生大要》、《君子处世有忍乃济》,行书条幅《沁园春?雪》、《唐诗三首》、《三人行》、《见贤思齐焉》(以上作品作者均为刘佳),隶书中堂《枯藤老树昏鸦》、《采菊东篱下》,篆书对联《人因寡欲颜常好》,篆书条幅《梅于雪后较多花》,篆书中堂《唐诗一首》(以上作品作者均为刘颖慧)。

  【摄 影】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系统创作了《欢乐人生》、《传承》、《牛》、《二滩雾凇》、《金钢出水》、《破浪》、《公招公务员》、《全民造星》、《旗帜紧紧握》、《“五运会”筹备》、《种植药材的傈僳人》、《“八一”采风到部队》和《苴却砚系列组照》等摄影作品。

  【展 览】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馆承办和协办了6次大型展览活动,分别为2007年2月14~24日在攀枝花市文化馆展示厅举办的“攀枝花市迎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3月4~11日在攀枝花市文化馆展示厅举办的“李罗钧个人美术作品展”,5月23日~6月10日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举办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攀枝花展”,8月1~5日在攀枝花市会展中心举办的“纪念建军8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8月6~12日在攀枝花市文化馆举办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攀枝花展区‘攀枝花回顾展’”,11月30日在攀枝花市会展中心举办的“攀枝花市‘攀钢杯’五运会闭幕式摄影展”。其中“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攀枝花展”展出作品80余件,参观人数近10万人,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百余个成员国的专家。

  【概 况】 2007年,攀枝花市共有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9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法进行定期巡查,5月18日(即“国际博物馆日”)和6月10日(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还开展了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文物法》和文物知识。

   其中,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共计接待观众2 000余人次。自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开馆以来,纪念馆已接待参观者36 000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计6 000余人次,大学生600余人次。纪念馆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位置,以攀枝花精神为主线,以高雅的人文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迎接参观者,并坚持实行参观免费制,同时,在节假日还为团体参观提供了预约服务。

  “大田会议纪念馆”原名“大田会议旧址”,为1964年9月9日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选址会议旧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4 000平方米。2007年,纪念馆共接待参观者200余人次,并从2007年11月5日正式开始进行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布展。

  【印 刷】 2007年,攀枝花市共有印刷企业45个,复印打印单位168家,从业人员1 000余人,全年总产值11 701.62万元,其中5家印刷企业全年销售产值均达到500万元以上。3~6月,市新闻出版部门对全市45家印刷企业进行了清查,对其中18家注册资本尚未达到资质条件的印刷企业要求限期整改。5月底,18家印刷企业经过整改,均达到了资格条件规定的要求。“攀枝花市印刷企业基础数据库”调查摸底工作也于2007年底基本完成。

  【出 版】 2007年,攀枝花市共有193家出版物经营单位,公开出版物7种,其中报纸5种,期刊2种。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各行政辖区内新闻出版工作的管理,积极落实“关口前移”,加强对出版编辑工作的行政监管和服务指导工作,坚持出版方向,掌握出版动态,建立健全反应灵敏、调控有力的审读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对本地出版物审读工作,2007年共审读31种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和206种一次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约800万字;加强报刊业、印刷复制业、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实施年审、年检,针对突出问题加以重点整治,将非法报刊、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盗版音像制品和印刷品广告作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严厉打击非法出版行为,取得成效,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全年发放、年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206个。

  【概 况】 2007年,攀枝花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 600余家(除国有文化单位及企业),涉及文化娱乐业、演出展览业、电影放映业、音像分销业、艺术培训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艺术品展销业、对外文化贸易业等九个产业门类等,全市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约3亿元,实现年产值约2.2亿元,上缴税金4 000多万元。2007年,攀枝花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特色文化品牌突出,充分利用攀枝花独有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如俚濮文化、格萨拉风情、万里长江第一漂等,但仍存在整体规模不大、总体水平不高、繁荣发展不够等问题。其中,作为攀枝花市标志性文化建筑和重大文化项目的攀枝花影城总投资3 000万元,2007年底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法制宣传】 2007年,攀枝花市文化、新闻出版与版权部门围绕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在4月20~26日开展了第九届全国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 8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并对1 000余名小学生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条幅上签名;参加了“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暨“禁毒宣传乡村行”出发仪式活动,张挂禁毒宣传挂图,散发禁毒、预防艾滋病等相关的宣传资料;组织10余名网吧业主参加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组织的全市“文明网络、绿色上网”大型宣传活动;市、区(县)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还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宣传手段,公布行政执法情况,曝光违规经营单位,加强社会监督作用。通过宣传,使文化市场经营者明白了违规经营的后果,减少了市场违规经营行为的发生。

  【法规培训】 2007年全年先后组织召开网吧、音像和娱乐场所等多个项目的政策法规培训班32期,参训人数1 576人次;召开了攀枝花市网吧行业自律大会,来自五个区县的150余名网吧业主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举行了“文明经营、文明上网”宣誓;编印发放攀枝花市文化市场管理协会会刊《文化市场协会信息》3期,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定期通达文化市场经营、管理及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信息,通报违规经营行为和具体案例分析。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 2007年继续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开展了校园周边治理、娱乐场所“禁毒”、“保考禁噪”、网吧治理、打击网络色情专项行动、音像市场“反盗版天天行动”、“五小行业”和创卫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攀枝花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全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结合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 183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 356家次,其中一般程序立案查处案件3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共收缴非法书刊4 152册(本),非法音像制品30 111盒(盘),非法电子出版物627盒(碟),累计罚款5 500余元,有力地规范了攀枝花市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

  【网吧专项治理】 2007年,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将网吧治理作为攀枝花市文化市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年初,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部门与网吧经营业主签订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经营管理责任书》,并组织以会代训5次,参加人员300余人次。在做好日常巡查和监管的同时,先后开展了寒假网吧专项整治、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行动、暑期网吧专项检查、和“双创”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严厉查处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未按规定核定登记和网上传播有害信息和迎“创卫”检查为重点。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检查网吧1 000余家次,依法查处各类大小违规经营网吧120余家次,其中当场处罚57家次(含责令整改28家次),立案查处63家次(含停业整顿9家),罚款23万余元。

  【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2007年4月26日,市版权局、新华文轩攀枝花广场店在攀枝花市中心广场新华文轩连锁店开展了“做正直人、看正版碟、读正版书、中华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鉴别正版、盗版光碟及出版物的相关知识,散发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受市民的咨询和投诉,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集中组织了一批优秀的正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在卖场设立了专柜,以实惠的价格,让利于广大消费者。

  【非法音像制品统一销毁活动】 2007年4月26日,攀枝花市在仁和区垃圾处理场开展了“2007年攀枝花市非法音像制品统一销毁活动”。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27 600余碟,电子游戏机4台,非法盗版书刊1 000余册。这是攀枝花市继2006年“反盗版百日行动”集中销毁后的又一成果,对各类非法经营者起到了有力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文化系统国企改革】 自2003年7月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攀枝花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参与了全市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改革成效显著。改制的模式主要是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经营机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异市场,自我发展。改制方案以原企业解除国有身份职工自愿出资购买有量资产,组建民营化企业方式,保留原企业经营项目。2007年,攀枝花市电影放映发行公司的国企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社会职能正式移交,档案移交工作即将完成。

  【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 攀枝花市原有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家,分别为市歌舞剧团(交响乐团)、市京剧团、市川剧团,近年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发展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进行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优势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改革从2005年开始酝酿启动,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实施方案,2007年8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2月,攀枝花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攀枝花市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实施方案》正式组织实施,原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人员分流安置、资产清理移交和机构撤销工作基本完成,攀枝花市歌舞剧团、攀枝花市川剧团和攀枝花市京剧团即将于2008年年初正式撤销,正式组建了攀枝花市艺术剧院(尚未挂牌),艺术业务生产全面步入正轨。

  【文艺活动】 1月19~21日,市文联与陕西润德拍卖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07年迎春中国名家书画艺术精品拍卖会。参拍作品500件,成拍作品300件,成拍总金额6.2万元。

  1~7月,市摄影家协会、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攀枝花书画院、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等先后举办了“攀枝花市迎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攀枝花?绵阳摄影作品联展”,“纪念南昌起义和建军80周年书画展”,李罗钧美术作品展”,“汪木即书法篆刻精品邀请展”;市音乐家协会在湖光剧场主办了川音钢琴系本科学生“陈伟瑜钢琴独奏音乐会”。

  4~7月,市文联承办了“2007第十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大赛”攀枝花赛区的推选活动。

   4月底,攀钢艺术团赴北京参加了在中国剧院举办的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办的“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随后完成了攀枝花双创电视晚会的演出,受到了各界的好评。东区艺术团还专门创作了一台《花雨金沙》主题文艺晚会,在舞蹈创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米易县、盐边、仁和等举办了“激情广场文艺晚会”和“石榴节文艺晚会”,为攀枝花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8月1~6日,市文联主办,市石文化学会承办的“庆祝建军80周年奇石展”在攀枝花奇石馆开展,共展出特色奇石100余件。9月26~29日,“攀枝花市?峨眉山市迎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在攀枝花首展,10月29日至31日在峨眉山市巡展,每次展出摄影、书法、美术作品300余件,共接待观众16万余人次。

  【攀枝花市俚濮文化研究会成立】 2007年9月28日,攀枝花市俚濮文化研究会在攀枝花会展中心成立,该会由攀枝花市研究俚濮文化的专家、学者、作家、爱好者等人员自愿组成,是研究俚濮文化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隶属于市文联。名誉会长王永森,会长罗芝英,副会长普光泉,余以太,秘书长杨铁军。

  【攀枝花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摄影大赛】 8~12月,市文联与市电视台、《攀枝花日报》联合举办了“攀枝花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摄影大赛”,参赛作品300余件,其中有10件作品荣获优秀奖。

  【攀枝花廉政文化征文活动】 10~12月市文联与市纪委、市监察局、团市委等联合举办“攀枝花廉政文化征文活动”,群众参与面广,共收廉政警句、短语217条,对联38幅,故事(小说、散文)29篇,民谣、方言小品、快板、歌曲17件,美术作品230件。群众参与面广,对全市的廉政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全国社会艺术等级考核工作】 按照省文联的要求,圆满完成了攀枝花地区2007年全国社会艺术等级考核工作。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2007年四川省攀枝花地区业余(课余)社会艺术考级工作由市音协、市文化馆共同组织承办,省音协主考,参考学员300人,293人合格,为攀枝花市音乐教育工作健康、规范地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送文化下乡】 市文联、各区(县)、企业文联组织知名书画、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家到仁和区务本乡、大田、平地镇,西区河门口公园、米易县丙谷镇、普威镇、弯丘乡、垭口镇、盐边县国胜乡、渔门镇、攀钢、攀煤的一些厂矿送文化下乡下基层和到部队慰问演出1 600余人次,共送春联3 600多幅、书籍4 000余册,精心奉献歌舞、戏曲、小品等,用文艺的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对口帮扶】 11月29日,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杜宁带领干部职工和文艺工作者到盐边县国胜乡机房村开展对口帮扶,给机房村送去了桌椅、书柜和价值7 000余元的中外名著、字典、词典、杂志、画册、学习资料和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跳棋、书包、文具盒等文体用品,并向村民书赠了春联。

  【文艺阵地建设】 市文联主办的《攀枝花》杂志,全年编辑出版6期,发表作品300多篇,约80万字;市作协刊物《攀枝花作家》共出刊6期,加大了对本土创作、进校园和扶持文艺新人的力度。市级协会及区(县)、企业文联在原有《攀西图片》报、《大裂谷》、《苏铁》、《安宁河》、《盐边艺苑》、《攀钢文艺》、《攀煤文艺》等刊物的基础上,2007年,盐边县文联又创办了《大笮文艺》报,成立了盐边县大笮文化研究会并编辑出版了会刊《笮山若水》,市老年摄影协会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攀枝花摄影二十年》,仁和区文联创办了《仁和》杂志。至此,全市三区两县、攀钢、攀煤文联均有了自己的文艺刊物,为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为推进文艺阵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出版《2006攀枝花文学艺术年鉴》】 2007年6月,《2006攀枝花文学艺术年鉴》出版,收录了2006年本市文艺工作者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电视、奇石、苴却砚等方面的代表作品600余件。

  【文艺研讨、交流、培训和采风】 2007年,市作协召开了潘普洲、邓安平纪实文学作品集《裂谷风流》,朱惠铭诗集《牡丹亭》,刘静波诗集《超脱为鸟》,罗三五文集《笃情笮山若水》,高维洲诗文集《飞越世界屋脊的人》,王俊超诗歌创作,徐兆峰长篇小说《天涯追梦》,普光泉诗集《花开栅栏外》,董维焕纪实文学作品《风景人生》,刘庆华散文集《遗石集》,刘虹散文集《虹》研讨会;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美术家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西部大地情美术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其中一件作品入选;市书法家协会组织会员参加省书法家协会的第九届书展提高班和看稿活动,以提高创作水平,组织会员参加四川省篆刻展、省二届妇女书展、省四届新人新作展等重要展览交流活动;市摄影家协会邀请广州著名摄影家屈小峰来攀为广大会员讲授数码摄影、数码制作,邀请了“摄影者”宽画幅像机生产商查理来攀为广大会员及爱好者现场讲授摄影创作,邀请四川画报社社长王达军讲授“西部风光、风情”摄影创作。

  一年来,全市各文艺家协会(学会、研究会)、区(县)、企业文联积极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文艺创作采风交流活动,加强了文艺爱好者和后备文艺人才的培养工作。全年到市内外、省内外采风360余人次,举办各类文艺作品研讨、讲座、培训班等活动近23余期1 400余人次。

  【出作品、出人才】 2007年共出版了21部文艺专集:罗三五文集《笃情笮山若水》(2007年7月1日作家出版社出版),董维焕纪实文学作品《趣味人生》(2007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高维洲文集《飞越世界屋脊的人》(2007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北斗《向阳的诗篇》(2007年4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清香文学社社员作品集《苏铁香飘大裂谷》(2007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未茉长篇小说《褪色的红地毯》(2007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吕文秀、符斌主编的诗集《放飞想的土地》(2007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张俊勇诗歌集《殷殷风琴声》(2007年6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文君散文集《笮山古风 若水奇情》(2007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徐兆峰长篇小说《天涯追梦》(2007年6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董维焕纪实文学作品《风景人生》(2007年7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黄仲金主编的诗集《非主流诗歌档案》(2007年8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刘虹散文集《虹》(2007年9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刘庆华散文集《遗石集》(2007年8月方正出版社出版),刘成东主编诗集《诗意笮山》(2007年12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范茂泉《苍天作证》(2007年8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普光泉《风吹南高原》(2007年12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张勇主编的《米易民间文学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神秘的新山傈僳族部落》(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市老年摄影协会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攀枝花摄影二十年》,盐边县文联组织编辑出版了《盐边本土歌曲集》(四川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VCD、DVD歌碟)。

  刘成东、沙马、冯中云、周越、谢文锋、李星桦、吴兴刚、李吉顺、马晓燕、潘基安、习鸣、普光泉、马飚、黎庆、甘文良、徐海涛、严清等人的诗歌、散文、评论、小说、歌词先后发表于《星星》诗刊、《诗刊》、《四川文艺》报、《四川文学》、《北京文学》、《阳光》(中国煤炭文联主办)、《西南电力报》、《四川日报》、《词刊》、《青春》、《作家文汇》报等省级、国家级报刊。

  沙马的诗歌《黄昏中的树》入选王蒙主编的《2006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诗歌《闭上眼的瞬间》、《看看那些灯盏》入选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诗歌《在南高原上静静冥想》、《虚构的城堡》入选《中国诗歌选》(海风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刘成东的诗歌《金沙江》入选《四川诗歌地图》(2007年8月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普光泉的故事《诸葛村的故事》、潘基安的散文《诸葛亮看重的地方——方山》入选作品集《梦幻方山》(2007年12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徐建新的作品《彝家姐妹》入选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展览全国“群星奖”美术、摄影、书画展览;王文革的油画《焊工》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中国—东盟青年艺术作品创作大赛”(油画年)。 主要获奖情况:沙马的《沙马的诗》获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黄薇的散文《格萨拉,格萨拉》、评论《个性化写作与市场化冲击》分别获四川省2007年报纸副刊好作品评奖一等奖、三等奖;李星桦、谢文锋的报告文学《敬礼,以雷锋的名义》获中国煤矿文联举办的“感动中国的矿工报告文学”优秀奖;王幸的报告文学《为了兄弟》荣获四川省第五届巴蜀文艺奖。

  杨向宇的漫画《节约的艺术》获得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生命之水”网络漫画大展优秀展,并在《全国水利报》上发表;余志辉的长篇小说《少年杨继业与佘赛花传奇》荣获第二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书稿交易会优秀奖。

  攀枝花书画院、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组织全市会员选送了50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参加四川省文化厅举办的“第二届星空灿烂”四川省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杨建油画《冬日阳光》,荣获一等奖,吴晓蓉油画《怒放的生命》荣获三等奖;徐建新油画《彝想纪事》入选国家级展“群星奖”。

  陈辉的摄影作品《拼搏》荣获全国迎接奥运会摄影比赛一等奖、《拼搏》荣获全国职工和谐健身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其作品《藏乡盛会》和李学智的摄影作品《激浪高歌》、《啊,金沙江》荣获“长江颂”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汤志明的摄影作品《沸腾》荣获“今日中国——第二届全国摄影艺术家精品大赛”三等奖;李学智的摄影作品《激浪高歌》、杨才秀的《搏》、陈渝平《中国队,加油》、尹永的《蛟龙戏水》、顾洪刚的《铁骑飞流》、周毅的《展示》荣获全国职工和谐健身书法摄影大赛优秀奖。

   冯中云作词、吴泓毅作曲的《梦想》荣获攀枝花市第五届运动会会歌创作一等奖,并被确定为市五运会会歌;马新编排的健美操获攀枝花市第五届运动会金奖;四川省第七届音乐优质课2007年9月在泸州举行,卢嫒媛获初中组一等奖,起学娟获小学组一等奖,陈志坚获小学组一等奖;马永琪先生2007年8月20日带领学生蔡一兆等赴俄罗斯参加“2007年圣得彼堡第三届‘利拉’国际音乐大赛”活动,〖BFQB〗所带领的学生获手风琴儿童组第一名,马永琪荣获了“国际优秀指导教师奖”,马辉荣获2007年四川省第四届“金杯”青少年手风琴演奏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严晨潇获少年组一等奖、伴奏高级组三等奖,何小银、欧阳欣怡、朱光来、范铁平获少年乙组二等奖,伴奏高级组二等奖;杨斌为中国石油攀枝花公司创作的情景诗画作品《迎来明天更光明》获四川省石油系统调演优秀奖;周廷奎、肖军、余亚平、杨罗芳同学的广告设计、书刊设计作品在2007年1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作品赛中荣获优秀奖。市石文化学会、兰花学会选送的奇石、苴却砚、兰花在省内外、以及国家主办的一些展赛中荣获银奖、金奖。

  攀煤文联(作协)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成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周强、吕文秀、刘静波被《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版吸收为签约作家。

  一年来,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发表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电视(广播)剧、美术、书法、摄影、奇石、苴却砚、根雕等文艺作品近20 000余件。有130余件文学、戏剧、音乐、歌舞、曲艺、电视(广播)剧、美术、书法、摄影、奇石、苴却砚、根雕、兰花等文艺作品参展参赛参评,先后荣获省、市、国家奖项、入选省、全国展赛和文学艺术作品集并获银奖、金奖,众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为攀枝花争得新的文艺荣誉。

  【概 况】 2007年,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已形成以微波、中波、调频、光纤、无线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为载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体系。全市共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有线座,企业有线座,城乡共有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6座,有线%,全市广播电视节目混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3%和95.2%。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局有直属事业单位4个,即攀枝花市人民广播电台、攀枝花市电视台、攀枝花市有线电视信息中心、攀枝花市广电节目广告中心。下属县(区)广播电视局3个,即米易县广播电视局、仁和区广播电视局、盐边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全市广播电视系统现有职工5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工2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工76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工123人。

  2007年,市广电局以“办有影响力、有效益的攀枝花广播电视”为工作目标,狠抓新闻质量、夯实事业基础、规范行业管理、实施惠民工程,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市电台开办2套广播节目,每天播出37小时,自办节目首轮播出25小时,市电视台开办3套电视节目,每天播出50小时,自办节目40分钟。全年实现媒体经营收入1 640万元,有线万元,各播出机构安全播出321 222小时,实现“零插播”、“零停播”,顺利完成全年安全播出任务。2007年,市有线电视信息中心荣获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称号,市广电局获得省广电局颁发的“全省广电行风建设优胜奖”、“全省统计工作一等奖”、“全省广电目标管理工作一等奖”,市电视台大黑山发射台还获得了广电总局授予的“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台站”称号。

  【新闻宣传】 2007年,市广播电视媒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重点对“三会”(市党代会、市人代会、市政协会)、“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创工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惠民工程等方面大力进行宣传报道。同时,以“三会”宣传为契机,创新宣传的形式和内容,更新观念,锻炼队伍,培养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不断推陈出新,报道质量和宣传效果明显提高。“直通三会”、“和谐2007”、“三会同期声”、“互动三会”等节目,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在报道的形式、内容、深度以及与受众的互动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突出发展主题,对攀枝花市走新型特色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并开辟专栏跟踪报道,强化特色经济强市的宣传。加大对社会公益广告的播出力度,共制作播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强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公益广告32条,分别在市电台、电视台各频道密集滚动播出。引进编审电视剧3 000余集,动画片、文艺片等栏目1 000余期。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体的引导作用,为全面建设“实力攀枝花、魅力攀枝花、活力攀枝花、和谐攀枝花”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双创”工作宣传】 2007年,市广电局把“双创”宣传列为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全力为攀枝花市开展“双创”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开辟新闻专栏,变换宣传形式,丰富节目内容,“双创之声”、“创卫周话题”、“创卫进行时”、“健康教育”等栏目播发了大量反映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双创”活动的事迹,营造“双创”声势,普及“双创”知识,提高市民素质;对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创卫工作各阶段重点、难点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宣传环保和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法规,释疑解惑,跟踪市级部门、县(区)及相关行业开展“双创”工作的进展情况,适度开展舆论监督,形成舆论压力,引导、推动“双创”工作顺利开展;邀请省电台、四川卫视的记者赴攀采访报道本市以“双创”为载体,落实“富民惠民、关注民生”行动的情况;举办“创卫先锋”栏目和创卫先锋表彰晚会,通过挖掘创卫先锋的先进事迹和突出经验,塑造了一个个性格丰满、生动感人的先锋形象,使先锋的创卫经验迅速在全社会推广,形成了一个先进促后进,全民齐创卫的良好局面;按照市创卫办的要求,收集、整理了横跨几年的创卫宣传资料档案,为创卫迎检做好充分准备。

  【外宣和节目创优】 2007年,通过省电台、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欧洲台等媒体,上省电台新闻161条、省电视台新闻206条、中央台新闻7条、外宣片10部(集)共163分钟,超额完成省委宣传部下达的外宣供片85分钟的任务,提高了攀枝花的声誉和影响力。市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片《金沙江脱险——朱德早期人生道路的转折》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为国家重大选题并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通过市州合作机制,继续与云南省楚雄州、丽江市、四川省凉山州共同开办好广播“四地州新闻联播”节目和电视新闻综合频率的相互覆盖,扩大了攀枝花市广播电视节目在川西南、滇西北周边区域的影响。

  在2007年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中,市广电局选送的作品有12件获奖,其中优秀奖2件,提名奖10件,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第十一届攀枝花广播电视奖的评奖工作成功举行,广播电视论文评选工作顺利开展,《纯千兆以太非线性新闻编辑制作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经营管理》等10余篇论文分别在《西部广播电视学刊》、《西部电视》、《中国多媒体通信》等刊物上发表。市广电局选送的广播节目《真情夜空》、电视节目《金沙江脱险》及《和谐社会》在全省2007年广播电视技术质量评比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市广电系统干部职工形成了积极学习业务、钻研业务、重视理论研究的良好学术氛围。

  【栏目改革】 2007年,市电台全面改版了新闻综合频率,新开播了第二套节目阳光调频,2套节目立足频率定位,立足攀枝花实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打造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栏目,《攀广早新闻》、《午间快递》、《效能热线》、《音乐正飞扬》、《绝对可乐》、《司机你好》等新闻、社教、娱乐节目的固定收听人群逐渐壮大。据专业公司最新调查显示,在攀枝花能够收听到的中央、省、市共9套调频广播节目中,市电台的《阳光调频》、《新闻综合频率》收听率分别为42.9%、34.4%,位列前一、二位,已拥有较大听众规模;市电视台打造的《感受本土》、《金沙彩虹》、《攀枝花警界》等栏目的收视率也节节攀升。市电视台举办的“魅力星家庭”、“挑战主持人”大赛、“网络音乐盛典”等活动使电视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逐步探索制播分离的栏目开办形式,《旅游直通车》、《商界?时尚》、《生活风向标》、《特价周刊》、《质量广角》等节目由社会传媒公司制作,由攀枝花广电节目广告中心审查播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市广电局有目的地邀请了省内外专家、同行到攀枝花传授先进理念、经验,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彭立、湖北荆州电视台台长李海昌、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总监吕齐阳等到攀进行的经验交流,使广电系统干部职工在广播电视媒体运作、经营策略、栏目定位方面得到很大启发。

  【“村村通”广播电视惠民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是攀枝花市的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心工程。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建设13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纳入“惠民行动”工程项目,作为2007年为全市人民办的十六件实事之一。为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惠民工程建设,市广电局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建立领导协调机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和责任。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市广电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及时调整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攀枝花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协调落实“村村通”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市广电局从各台(站)抽调技术骨干组成验收小组,深入到各县(区)、乡(镇)实地督促检查,严把“三关”(设备关、施工关、调试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各县(区)广电局抓时间、赶进度,克服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等具体困难,持续作战,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市135个广播电视“村村通”惠民工程建设点。同时,狠抓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村村通”运行维护保障体系,保障“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天天通、长期通,把中央、省、市的惠农政策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

  【市、县(区)广播电视自办节目覆盖工程】 2007年,市广电局努力推进市、县(区)广播电视自办节目覆盖工程,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市电台对米易县、西区等过去信号较差的地区采取同频补点、有线电视线路传输广播信号、加大发射机功率(将原来的1千瓦发射机升级为3千瓦发射机)等手段,明显改善了信号的传输质量,扩大了覆盖范围。市电台、市电视台积极筹措资金40万元,完成市级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源从广电中心到大黑山发射台的新微波传输系统工程建设,新购置1台3千瓦大功率调频广播发射机和1千瓦电视发射机,确保了无线覆盖信号质量,大大提高了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收听、收看效果。各县(区)大力实施县乡联网工程,全市44个乡镇有38个乡镇联通了有线电视,联网的乡(镇)、村、组享受与市区同等质量和数量的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市广电局进一步加大了与攀煤集团、中冶实玖公司、攀钢集团等大企业网络整合工作力度,就下一步整合工作达成了初步意见。至2007年底,全年新增有线%,市、县(区)级自办广播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达到78.5%和82.5%,全市广播电视节目混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4.3%和95.2%。

  【广播电视转星工程】 2007年,按照中央转星工程要求,根据广电总局、省局的安排部署,市、县(区)广电部门抓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分片包干负责”等办法,扎实推进转星工程的各项工作。及时成立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转星调整工作会,制定转星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协调落实工程建设经费,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保障,统一印制转星宣传资料,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转星调整技术培训班,成立转星技术指导小组,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电话,及时编发转星工作简报和信息,建立健全卫星接收设施用户档案。转星期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30 000份、转星调整技术操作手册30 000份、操作规程光盘200张,并按要求将资料及时送到各乡(镇)、村、组。市、县(区)两级财政安排工程经费100万元,培训技术人员4 000人次,接听群众咨询电线日,完成全市广播电视转星工作任务,共调整卫星接收设施56 219面(任务数34 502面,完成162.9%),验收56 219面,登记56 219面,其中广播电视系统内113面,农村“村村通”用户930面,农村散户54 910面,宾馆、饭店和企事业单位60面,全市中小学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6面,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全、平稳转换。

  【事业建设】 2007年,市广电局加大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运行维护保障长效机制,扩大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覆盖,促进广播电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市文化等部门,实施乡、村宣传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涉及广播电视的工程建设。做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巩固完善和更新改造工作,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做到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实现农村广播电视的“长期通”、“优质通”、“数字通”,增加农村广播电视节目套数,扩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提高了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水平。加快广播电视编播技术设备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市、县(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开发有线电视网络增值业务,充分利用资源,盘活现有资产,提高有线电视经营效益。完成全市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转换工作的方案制定,开发数字电视新业务,建立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的服务平台,建设城区主干环线二级光缆分配网,为分区、分片整体数字化平移改造奠定基础。配合广电总局成都监测台完成攀枝花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保证系统及时投入使用。协助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在本市新开通了“经济频率”、“交通频率”等4套省级调频广播,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加大全市广播电视的摄、录、编、播、发射设备的改造、更新力度,继续推进制作播出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使其制作播出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行业管理】 2007年,为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职能。市广电局进一步规范了市、县(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站的管理,完成播出机构换证工作,按要求对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站进行年检。认真贯彻落实《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广告播放监看和播放管理,按照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重点清查了医疗、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类广告,对存在播出不规范、相关手续不齐全的广告,积极改进和补齐手续,对群众所反映的药品、保健品问题广告,根据情况分别进行停播、整改、调整时段等处理。及时办理上级部门交办的广告播放管理和违规广告治理工作,按时上报广告月报表,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按照省局相关要求,与公安机关协调配合,开展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清理整顿工作,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以及党政网、公众信息网等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开展广播电视行业法律法规宣传。认真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整治行动,市广电、文化、信产产业、公安、宣传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组,分别对本市电信、移动、联通、网通、攀枝花学院、攀钢、九七星光等10余家运营单位及重点网站进行了清查,对存在的技术隐患及违规提供音视频点播服务等问题予以通报,并责令其限期整改。进一步加强了全市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销售、安装、使用管理,将有线网和“村村通”未覆盖地方的零散卫星电视接收用户进行清理登记,纳入统一规范管理范围,并具体指导其转星工作,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通过务实高效的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本市广播电视市场秩序,净化了互联网络环境,确保了国家的政治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行风建设】 2007年,市广电局按照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全市广电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立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严禁虚假新闻和不良广告的规定》、《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若干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规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宣传纪律处分处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措施,继续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门纳谏,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广大群众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加以整改和解决。实施有线电视“一站式”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各项业务工作全部下沉到基层窗口单位,直接面向市场用户服务,制定“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完善用户维修、回访机制,设立专人24小时服务热线,切实提高广播电视服务质量。市广电局与市效能办、市电台继续推出“效能热线”直播节目,并进行成功改版,每周2次,每次播出50分钟,全年共播出20多期,有20多个部门上线,推进了机关行风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专线电话等多种形式,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圆满承办《四川省广播电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市广电局经过认线日,全省广播电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在本市会展中心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07年全省广电系统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表彰了44个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攀枝花市广电局、南充电视台等6个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在会上交流了行风建设工作经验,会议还对2008年全省广电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攀枝花人民广播电台、攀枝花有线个单位在会上受到了表彰。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2007年,市广电局按照中共党的十七大及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跨越的要求,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市广电局以改革创新为主题,借鉴各兄弟市州广电发展经验,结合全市广电媒体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电体制改革和推进广电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电视资源整合分步实施的会议纪要》,加快推进市级电视媒体资源整合工作和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整合相关准备工作。通过深化以“全员聘用、绩效考核、按劳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使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调整,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管理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垂直管理体系,规范全市广播电视管理,推进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米易县已经完成此项工作,辖区内盐边县、仁和区也在加紧制定方案,将于2008年全面完成。

  【概 况】 2007年,攀枝花日报社编辑出版有《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晚报》、《攀枝花广播电视报》3种报纸。正式职工172人(编辑部113人,印刷厂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4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11人,中级24人,初级38人),管理人员23人,工人75人。固定资产原值2 415万元,净值1 476万元,资产总值1 969万元。

  《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晚报》、《攀枝花广播电视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工作大局开展宣传报道,对党的十七大、“三会”、建军80周年、市五运会、2007攀枝花生物资源科技产业发展大会暨四川省生物技术协会年会、国际石榴节、新农村建设、阳光之旅、清凉之夏、五洲佳丽模特赛、嫦娥奔月卫星成功飞行、全国乒乓球联赛第13轮攀枝花赛区比赛、万名干部下基层等进行了重点报道。从年初起,对市委、市政府承诺的16件惠民行动进行了跟踪采访,逢节点深度报道,年终特别策划,让这些惠民举措通达民心。日报一版推出了《区县宣传周》专栏。对三区两县进行重点报道;副刊首次推出《金沙江文化》专栏和《云从赏砚》个人专栏;理论版加大了宣传力度,在一些重大宣传报道之前,报社党委都组织有关人员精心策划,在保证时政新闻权威发布优势的同时,力求创新报道形式,避免表面化和肤浅化。

  2007年,报社继续保持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市级卫生红旗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称号。计划生育、初级卫生保健、档案、保密、信访、国家安全等工作均达标;报社为重点扶贫对象米易县丙谷镇护林村捐款2万元,帮助修建公路;报社职工先后两次为贫困大学生和贫困户捐款7 600多元。全社有4名编采人员被评为2006~2007年市新闻先进个人,记者部被评为市新闻先进集体。何涛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社新闻作品,获四川新闻奖11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6件);获四川新闻摄影年赛奖3个(均为三等奖),获四川报纸副刊奖12件(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获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秀奖4件(一等奖1个、二等奖2件、三等奖1件);获赵超构新闻奖3个(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个)。全年广告收入1 2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印刷厂加强管理,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全面宣传党的十七大】 2007年,在十七大召开之前,日报一版和晚报A2版分别推出《迎接十七大 共谋新跨越》和《喜迎十七大 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经济强市》专栏,报道全市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各行业的成就及展望。在十七大召开期间,日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刊登新华社重要稿件,让读者快速详细了解十七大盛况和重要内容。经过对比,在十七大召开期间,日报版面安排与省级党报几乎相同。十七大闭幕后,日报除动态报道全市各行业学习贯彻外,开设了《新起点 新愿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富民惠民——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经济强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三个专栏,约请有关权威人士与群众互动,回答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贯彻十七大精神,展望攀枝花发展前景。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日报先后推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等4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全文发表市委书记赵爱明《科学发展夯强市之基 以人为本举利民之策》;报道省委宣讲团来攀报告会;理论版连续两个多月推出《人民日报》、新华社和本市权威人士学习宣传和解读十七大的评论文章。晚报A版与日报相呼应,先后推出《贯彻十七大精神 科学发展造福市民》等通栏标题进行宣传报道。历时4个多月,有声势有看点,在全市宣传报道十七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突出宣传“创卫”】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创卫”),2007年,攀枝花日报社从年初开始,在报道“创卫”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开展有奖征文,广泛征集各方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现象进行图文并茂报道,从舆论监督上推进“创卫”工作开展。日报三版4月3日刊登了东区“创卫”在行动专栏,公布了东区“创卫”知识竞赛题。晚报A版开辟《我为“创卫”建一言》专栏,经常两个整版报道群众创卫活动。日报对省爱卫会创卫检查考核团到攀,11月14日通过省级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省级验收;12月9日至12日通过全国爱卫会专家暗访及时进行报道。

  【创新报道形式】 2007年,市第八次党代会、第八届人代会、第七届政协会(简称“三会”)期间,日报首次采用图表、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解读市委书记赵爱明的工作报告。见报当天,就有读者打电话反映这种报道模式好看、容易读、不干燥。日报还采用《今日议程》专栏方式,简明报道会议进程;同时推出《点滴记忆 三区两县说变化》、《图表记忆 从数字看发展》、《凝聚力 2007—2011》、《未来,我们共同成就》4个深度报道版面。晚报A版用2个彩版,推出百姓关注民生线个主题,报道代表感言、市民心声的创新形式,受到各界人士好评。

  【跟踪报道市五运会】 2007年9月至11月,攀枝花“攀钢杯”第五届运动会(简称“五运会”)在攀枝花体育场举行。本届运动会不论是在参赛人数、参赛项目,还是在组织水平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在竞赛组织资源整合上所作的开创性尝试,实现了市、县(区)和大企业的良性互动,探索了一条政府和社会共办体育赛事活动的成功路子。日报不仅派出记者跟踪报道五运会全过程,还于12月21日配合一版头条发表闭幕式消息,在八版用整版彩照,以《攀枝花市“攀钢杯”第五届运动会精彩瞬间回放》通栏标题,对盛大的开幕式、文体表演、比赛中的精彩场面进行了集中报道。

  【率先报道陈军事迹】 2007年,日报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率先报道市西区检察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军,远程追捕押解商业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从新疆库尔勒返回西区途中,突遇车祸,为保护犯罪嫌疑人生命安全光荣牺牲,年仅29岁。陈军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页人民检察干警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壮丽篇章。见报后立即引起全国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新华社四川分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新闻中心、《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驻攀记者站等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记者,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听取了陈军事迹汇报,分别在各自报台宣传报道。陈军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追认为中共党员;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团中央追授为“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和“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称号。正是由于攀枝花日报记者深入基层挖掘采访,率先报道,才引起全国关注,成功树立了陈军这位全国学习的先进典型。

  【参加两省五地采访】 为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以环保、交通建设、资源开发等角度,2007年2至3月,攀枝花日报社派出记者参加云南省昆明、楚雄、丽江,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的两省五地新闻媒体组成的联合采访团,行程2 000多公里,深入昆明、楚雄、丽江、西昌和攀枝花等地,发表记者见闻通讯20篇报道。云南省委政研室的经济学家林玲看完全部报道后,来信评价说:“视野开阔、观点独具”。提升了《攀枝花日报》的影响力。

  【日报推出“H”型版式】 2007年,日报一版版面改为中间出彩、两翼齐飞的当今流行的H型版式,H型版式排文采用货架式结构,中间板块放置重头新闻和视觉冲击力强的大图片,两边排短新闻。这种版式,不仅简洁大方,而且生动活跃,增加了信息量,便于阅读,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晚报精心打造栏目】 2007年,晚报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办一张攀西地区最好看的报纸,办一张有责任的市民生活报。为了有效提高采编人员业务水平,鼓励培养名编名记,坚持每天采前会、编前会的“两会制”,精心策划当天的报道和版面编排。在《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经济强市》宣传中,组成深度报道组,打破过去呆板的传统宣传模式,专题采访从事钒钛科研的人员、企业家、决策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发表《攀枝花追梦人》、《攀枝花破冰人》等9篇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受到市委宣传部领导和读者赞扬。在创卫宣传报道中,晚报记者走访东区、西区、仁和区的98个社区,报道城市创卫工作的进展、环境卫生的改变、市民从中得到的好处,不仅密切了晚报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也提升了晚报的品牌。

  2007年,为了实施品牌战略,晚报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心打造栏目,开设了“环球大观”、“大千世界”、“医疗保健”、“财经在线”、“法制经纬”、“金沙热线”、“市场?购房”、“时尚快递”、“金色校园”、“走进科学”、“攀枝花人家”、“娱乐空间”、“漫画天地”、“百味人生”、“史海沉舟”、“体育?综合”、“汽车世界”、“旅游休闲”、“银发一族”、“文化读书”、“饮食男女”、“购物广场”等。在与市总工会第三次联合开展的“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行动”中,开设了“2007圆梦行动”栏目。将农村和农民工贫困家庭子女也纳入资助范围;不仅报道贫困学子打工挣学费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报道社会各界献爱心的动人事迹50天,收到现金捐款40.118万元,加上长期资助的,累计85.448万元,使92名贫困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在创卫宣传中,开设了“与创卫同行 晚报直通车”系列栏目;在建军80周年宣传中,开设了“年轻记者进军营”栏目;对群众关心的主副食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推出记者走访市场、打探行情等相关栏目,提醒有关部门重视,为市民提供了服务,也增强了晚报的可读性和美誉度。

  【广电报深化专题策划】 2007年寒假来临前,《广播电视报》推出《寒假来了好开心 我的假期我做主》专题报道,指导青少年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世界选美组织执行总裁马咏梅、巴蜀笑星李伯清、歌星高胜美等人到攀枝花时,广电报记者冲破各种障碍,对他们进行了独家采访,吸引了读者。在全国“加油好男儿”选拔比赛中,广电报从初赛起,跟踪采访,并和歌迷会联系,为攀枝花歌手张殿菲拉票,助其成功挺进四强,这是攀枝花在娱乐报道中的一次成功的突破。为了让群众过一个美好的春节,重点推出《城市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传统和谐》4个版块,有针对性地设置了盛会、心愿、温暖、回家等24个版面,体现了和谐文化年。在宣传创卫中,推出《我的家在攀枝花》专栏,用10位普通攀枝花人故事、图片、言论来诠释攀枝花人的归属感。为了密切与读者关系,策划《文化沙龙》专栏,建立编者与读者的互动平台。2007年,广电报定位为娱乐生活周刊,关注市民生活热点,聚焦娱乐事件,深化专题策划,提升了宣传质量。

  【采编系统实现数字化】 为简化工作环节,精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007年11月8日,报社投资200万元,购置的新闻采编自动化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告别了纸与笔,实现报业的第二次革命,进入数字化时代。

  【概 况】 2007年,攀枝花市、县(区)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5个,比2006年减少1个:市级1个,县级4个;档案馆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6个(市级1个,县级5个),专门档案馆2个(城建档案馆、房地产档案馆),部门档案馆1个(攀大档案馆),2个大型企业档案室(攀煤集团公司、攀枝花电业局)。

  本年度档案专职人员为124人。女性66人,男性58人,50岁以上9人,35岁~49岁共78人,占专职总人数的63%,34岁以下人数37人,占总数的3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8人,大专学历的48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共3人;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共计127人,其中副研究馆员14人,馆员58人,助理馆员46人,管理员9人。

  2007年度,攀枝花市档案局超额完成省档案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被四川省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

  攀钢档案信息中心被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称号,市档案局局长李加强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档案资料收集】 截至2007年底,攀枝花市6个综合档案馆、2个专门档案馆、1个部门档案馆及2个大型企业档案室共保管全宗694个,比2007年新增20个,全年共接收以卷为单位的档案743 821卷,以件为保管单位的档案100 361件,档案总卷数达1 300.3万卷(件)(其中明清档案28卷、民国档案45卷)。

   2007年度加强了对特殊载体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全年共征集特殊载体档案8件,印鉴10枚,录音录像影片档案共计1 865盘(张),电子档案447盘(张),底图档案2 042张,照片档案43 187张。

   收集到反映攀枝花市舆情信息、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卫生史志等方面的资料资料36册、市级领导照片等12余件;征集到了反映朱德早期人生道路转折、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及革命烈士陈军同志的事迹材料、《攀西地区铁改余氏族谱》等档案共49件(册);

  截至2007年11月底,攀枝花市、区(县)两级六个综合档案馆保存694个全宗,文书档案1 191 973卷,811 738件;科技档案827 615卷(盒);会计档案1 082 986卷;照片档案35 931张;声像档案3 629盘(张);电子档案盘635(张);其它专门档案2 334 084卷;现存底图1 519张;资料达69 476册(本),其中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达27万卷(件、册)。

  2007年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全年抢救破损、霉变档案3 821件5 485页,其中市档案馆抢救破损、霉变档案1 200件2 985页。

  6个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共收集现行文件1 464份,其中市档案馆现行文件中心收集241份,并通过党政网向省档案局现行文件中心上传现行文件93份。

  【档案信息化建设】 2007年市档案局对“金沙文档网络版”进行了修改升级,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试用,各区县档案局(馆)“金沙文档”管理系统网络版也全部安装完成。

  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有939家单位使用了档案管理软件,其中市级单位有225家,县区级单位有586家,社区有127家。市、县(区)一级部门2003年以来的电子文件全部实现了发文全文挂接,2005年,市级单位开始进行收文挂接,挂接率达100%;区县一级单位挂接率达到85%。

  制定了《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加工方案》,统一了攀枝花市纸质档案数字化标准。为保证各单位数字化工作质量,市档案局制作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工作流程的幻灯片,为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准备了必需的软件工具。

  2007年,六个综合档案馆共录入馆藏档案目录级数据320万条,其中米易县档案馆保存的22件35页清代档案也已转化为电子文件挂接计算机。市、区两级档案馆通过内、外门户网站上挂了9 600余条已经开放档案目录,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的查阅和利用。

  【重大活动档案管理】 2007年市档案局被市政府列为重大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档案局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领导小组联合制发了《关于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档案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做了明确要求;与市创模办联合制发了《关于做好创模工作档案管理的通知》,编制了创优资料整理办法,对“创模”工作档案材料的收集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收集整理相关档案380余份;征集散存在有关单位和个人手中反映攀枝花特色重大活动档案和石榴节等主题活动的零散档案8件进馆。

  【社会保障体系档案管理】 2007年全市继续推动养老保险档案、城市“低保”档案、“医保”档案、工伤保险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两级养老保险、医保部门全部实现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开展了失业保险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调研,完成了“失业保险档案管理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情况”调查报告,与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意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攀枝花市失业保险档案管理的意见》。

  2007年,攀枝花市社会保障体系档案巩固率稳定在100%,东区档案局开展了工伤保险档案建档案工作;仁和区档案局建立了婚姻档案数据库,采集完成了35 000条婚姻档案录入,均为全文挂档。

  【农业农村档案】 2007年,市档案局与市农牧局联合了《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档案工作的通知》;与相关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意见》。全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截至2007年12月,全市已经有50%左右的乡镇学校和卫生院完成了建档工作。其中仁和区现已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和卫生院档案室规范化认定工作,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

  同时,在巩固乡镇规范化档案室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规范化行政村档案室”的创建工作,全市有51个行政村建成了规范化档案室;2007年对民营企业建档进行了试点,全市共有4家民营企业完成了建档工作。

  【科技档案管理】 随着攀枝花市不断强化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市档案局对各县区档案工作和工业园区及其他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加大了监督和指导力度。截至2007年12月底,20个市属国有科技、企事业单位中,共有13个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通过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验收和评审,其中:达省一级标准7个,省二级标准5个,保持原标准8个。

  【重点工程项目档案】 2007年,市档案局根据国家档案局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以及省档案局和省发改委的转发意见,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通知》,对进一步规范攀枝花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及验收提出了要求。

  各级档案部门对全市7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63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进行了监督和指导,内容涉及到全市教育、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

  【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2007年市档案局根据《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结合全市的实际情。

相关推荐
  • 亚克力发光字制作流程(亚克力发光字制作方法)
  •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 怎样让公司的画册设计具备竞争力
  • 哪里设计画册漂亮具有宣传的功效?品翼画册以设计为美
  • 60个创意logo设计
  • 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创新中传承
  • 高档企业宣传画册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 为什么说画册设计是企业最好的宣传武器?
  • 品牌策划的八大注意事项
  • 2020年度全球品牌LOGO设计精选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